第(2/3)页 霎时间,少林五百武僧,摆出罗汉大阵,将李清露一行人团团围住。 他们就是要以多欺少,以多为胜。 “玄寂!” “方丈有何吩咐?” “你去拿下妖女!” “是,方丈!” 霎时间,五百人的罗汉大阵出动,精湛的少林棍法,相互配合,连环相套,竟然不输精兵。 少林武功,本就有战场的影子,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是假,天下武功入少林是真。 当年十三棍僧救唐王时代,少林方丈昙宗本就是武将出身,他改进了少林罗汉大阵,使之更类似于战场军阵,才使得少林武僧立下奇功。 后来少林抗倭之时,名将俞大猷一人横扫少林寺,众武僧莫不拜服,俞大猷将自己棍法,也传入少林。 因此少林在抗倭方面,颇有建树,自身的僧兵实力不差,颇具统战价值,哪怕在鹿鼎记时代,满清统治者康熙,对少林寺都是以拉拢为主。 此刻这五百僧兵的罗汉大阵,展现出威风来,看的群雄心惊肉跳,才知道少林寺天下武学正宗的名头,真不是吹的。 然而西夏铁鹞子也是天下有数的强军,瞬间形成骑兵方阵,人马配合,突出一个“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略如火,不动如山”,军阵稳如泰山,将银川公主保护在军阵的核心。 只要军阵不破,银川公主便不会有丝毫损伤。 玄慈不语,正待招呼群雄一拥而上,却听那李清露运足了内力,高声道:“大轮明王,还不护驾?!” 大轮明王? 玄慈等人都是一惊。 吐蕃国师,大轮明王鸠摩智,实在是佛教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。 玄慈不要说和鸠摩智比武功了,就是比佛法,那也是天壤之别,一个是密宗无上佛学大宗师,一个只是禅宗不出彩的高僧,差距极大。 因此听得鸠摩智的名字,佛教界的人士,都是心中一凛。 武林人士觉得很怪异,虽然很好听。 不过和尚们都听出,这是《大悲咒》。 原来,那鸠摩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他并不喜欢带兵打仗,若非吐蕃军队实在过于拉胯,他真不想耽搁时间。 等吐蕃军队稳住,并且和大理军队会师之后,鸠摩智就迫不及待的带着一众大轮寺的武僧,几乎是八百里加急的往少室山赶。 和打什么江山相比,在武林之中扬名立万,大秀自己的盖世武学,才是鸠摩智最大的爱好。 第(2/3)页